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0日电 今年前4月我国采矿业投资降幅达9.2%,这是否会造成原材料上涨?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20日称,原材料的价格、矿石的价格,既取决于自有矿山的价格,也受国际矿石价格的影响,我国矿石主要依靠进口。此外,产大于需的情况还是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有价格大幅上涨的空间和可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来源:国新网
国新办20日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通信业稳定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现在工业经济秩序加快恢复,但有一个数据,1-4月份我国采矿业投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达到了9.2%。其中,除了煤炭的投资保持比较稳定,黑色、有色、非金属的投资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请问原因是什么?一个是恢复加快,一个是投资下降,这会否出现原材料价格的一轮大幅上涨?
苗圩指出,1-4月份不管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还是非金属矿的采矿业投资是在下降的,1-4月份同比下降了13%。主要是因为,矿山大多处于偏远偏僻的地区,受疫情影响,人员返岗困难,复工复产相对较慢。另外,加上下游需求增速的放缓,矿山企业投资的意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近期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我认为矿山投资下降的态势会得到缓解。
苗圩表示,1-4月份投资虽然也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比1、2月份的时候收窄了5.8和23.3个百分点,趋势是由负转正的。
他认为,投资下降不会带来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因为原材料的价格、矿石的价格,既取决于自有矿山的价格,也受国际矿石价格的影响,而且我国大部分的矿依靠进口,国内矿的比重还不到50%。另外,随着复工复产的增加,也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产大于需的情况还是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有价格大幅上涨的空间和可能。
“对未来,我们还要充满信心,按照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只要把内需真正启动起来,我相信会恢复到疫前的正常水平。”苗圩说。(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