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中小企业工作有三个支柱:一是政策、二是环境、三是服务。
王江平表示,工信部围绕这三个支柱构建和夯实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其中“3”是政策、环境、服务;“2”是两个突出问题,融资难问题,以及权益保护问题;“1”是要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一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基本按照这个体系开展工作。目前来看,包括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完善发展环境、建立高效服务体系、提高融资可得性、加强权益保护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受复杂多变国内外形势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紧张、订单不足、回款慢、招工难等,小微企业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王江平称。
坚决打击原材料领域恶意炒作、哄抬价格
在分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时,王江平表示,这给下游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对于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比较弱,受影响比较大。
对于帮助小微企业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王江平表示,今年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比大型企业低2个百分点,而且差距较以前进一步拉大。
王江平表示,工信部准备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市场预期,及时发布运行情况,做好舆情引导。特别是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二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市场的办法来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的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挥好金融科技作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近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关注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谈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疫情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惠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确实也还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门槛依然很高,规模越小的企业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难度越大;企业续贷需求比较大,无还本续贷的政策仍需进一步落实;信用贷款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动产融资、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方式占比还比较低。
梁志峰表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千差万别,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挥好科技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金融机构都在加大金融科技力度,在扩大信用覆盖面、提高贷款效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还是比较强的。
下一步,工信部将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好金融科技的作用,推动建立健全涉企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支持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推动加快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授信评价转向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综合性信用评价,通过差异化的服务使更多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另外一个方面,发挥好工业互联网作用,将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各节点数据的采集能力,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订单、物流、仓储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除了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工信部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开展了不少的工作。在谈及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工作时,王江平表示,工信部通过梯度培育、强化创新、精准服务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王江平表示,近年来工信部大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围绕短板弱项提升企业的专业化能力、产业链协同性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围绕企业痛点难点开展精准化服务。
王江平表示,到目前为止,工信部已经培育了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了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万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万家。“十四五”期间,要通过“双创”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针对信用建设不够、直接融资不够等问题,王江平表示,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的实施期限,推动建立健全涉企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支持金融科技赋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对有挂牌上市意向的“小巨人”企业开展专题培训和挂牌上市对接。
针对歧视性问题突出、欠款突出等权益保护问题,王江平表示,通过开通中小企业权益保护热线、线上权益保护平台加大清欠力度,大力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围绕企业个性化需求,推动服务精准对接。
王江平还表示,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推动设置专属服务区,提供“点对点”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不断地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